关东军俘虏高达60万人,在苏联押送时他们为什么不反抗?

日本侵华战争给我国造成的相当沉重的打击,当时的中国尚且处于动荡之中,锅里疲惫不堪,各方面都急需发展,而日本正好在这个时间段入侵中国,烧杀掳掠无恶不作,本就动荡的中国便更加永无宁日了。后来我国不堪其扰,毅然决然发动了抗日战争,在这场战争中,我国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正确的作战方针力挫日军。在战争后期,日本的国力已经完全没有办法支持日军继续作战,但是日本始终不甘心放弃中国这块“肥肉”,于是一直在负隅顽抗,后来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上失利,又在诺门坎之战中战败,这个关东军元气大伤,由120万之众锐减至70万,之后日本在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轰炸下,彻底放弃了继续战争,而这70万关东军在与苏联的对抗中阵亡将近10万人,剩下的60多万则尽数被俘虏。

苏联对如何处理这群俘虏做了很多考量,后来决定将他们输往西伯利亚劳改。当然了,苏联的这个决定可不是因为仁善,而是因为在二战期间苏联的伤亡人数实在是太多了。在整个二战过程中,苏联伤亡人数高达2000多万,将近33.4%的男性公民死于非命,就连阵亡的女性占比都高达12.5%。二战结束以后,苏联急需休养生息,恢复国力,但是惨重的伤亡使得苏联根本没有足够的劳动力。随后当局一想,有俘虏啊,而且还有60多万,全部杀掉国际舆论上说不过去,日本也会抗议,不杀供在那里又实在恨得牙痒痒,不如全部进行劳动改造,可以帮忙重建家园不说,最重要的是不用花钱。

于是苏联便直接将这些俘虏带去了西伯利亚,让他们在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,从事诸如挖煤、伐木、修路、开矿等各种沉重作业,在劳改过程中,因为西伯利亚的寒冷、食物的匮乏以及劳改工作量的繁重,导致很多战俘都被冻死、饿死,最后被遣返的时候,活下来的日军战俘就只剩下40万人了。

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,为什么他们不反抗呢?首先他们的武器装备都被没收了,关东军再强,也需要武器的加持,如果没有武器,仅凭血肉之躯哪里能打得过荷枪实弹的苏联红军呢?再者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被送去劳改,这些关东军们一直以为会直接将他们遣送回国,甚至在看到贝加尔湖的时候还兴奋了一下下。最后则是身为战俘,活着都是上天垂怜,哪里还敢反抗。而且沉重的劳改压垮了不少日军俘虏,活下来的人回国时都瘦骨嶙峋面黄肌瘦的,相反抗也没有力气。

苏联西伯利亚关东军日军日本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